- 當前位置:主頁 > 績效考核方案設計與實施 >
-
1.24 “德能勤績”式
- 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8-03-16 11:28
-
第一章 企業績效管理現狀
第三節 績效管理幾種典型模式
通過對國內企業績效管理現狀的調查和研究,我國企業績效管理可以總結為以下幾種典型模式。
一、“德能勤績”式
“德能勤績”方面的考核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,曾一度被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在年終考評中普遍采用,目前仍然有不少企業還在沿用這種思路。表1-5是天津某物業管理公司對項目部經理的月度考核指標。
表1-5 天津某物業公司對項目部經理的月度績效考核指標
“德能勤績”式的本質特征是:業績方面考核指標相對“德”、“能”、“勤”方面比較少;大多情況下考核指標的核心要素并不齊備,沒有評價標準,更談不上設定績效目標。本文借用“德能勤績”的概念,就是因為這類考核實質是沒有“明確定義、準確衡量、評價有效”的關鍵業績考核指標。表1-6是某市煙草專賣局(公司)對執法監督員的工作績效考核表,從表中可以看出,任何一項指標都沒有評價標準,考評者打分沒有評價依據。
表1-6 某市煙草專賣局(公司)對執法監督員的工作績效考核表
“德能勤績”式除了上述典型特征外,往往還具備如下特點:
很多企業是初始嘗試績效管理,績效管理的重點往往放在績效考核上;
沒有部門考核的概念,對部門負責人的考核等同對部門的考核,沒有部門考核與部門負責人考核的明確區分;
考核內容更像是對工作要求的說明,這些內容一般來源于公司倡導的價值觀、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等;
績效考核指標比較簡單、粗放,大多數考核指標可以適用同一級別崗位,甚至適用所有崗位,缺少關鍵業績考核指標;
績效考核不能實現績效管理的戰略目標導向。對于剛剛起步的企業,通常基礎管理水平不是很高,績效管理工作沒有太多經驗,在這種情況下,“德能勤績”式績效管理是有其積極作用的。這種方式對加強基礎工作管理水平、增強員工責任意識、督促員工完成崗位工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但“德能勤績”式績效管理是簡單、粗放的績效管理,對組織和個人績效提升作用有限,雖然表面上看來易于操作,但其實績效考核過程隨意性很大。企業發展后,隨著公司基礎管理水平的提高,公司績效管理將對精細性、科學性提出更高要求,“德能勤績”式績效管理就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了。
更多知識請閱讀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《薪酬設計與績效考核全案》(修訂版)(第1版8次印刷,修訂版10余次印刷)
- 上一篇:1.23 考核結果應用存在問題 下一篇:1.25 “檢查評比”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