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戰略轉型的必敗路線圖:是什么導致創新無法生
- 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7-09-11 21:44
-
1996 年的AT&T,在競爭者沖擊下已呈疲態。當時被AT&T控制的長話市場份額僅剩52%,它的競爭對手除了MCI和Sprint之外,還有約三百家小長途電話公司,加上即將進入長途市場的市話公司和有線電視公司,形勢非常嚴峻。企業暮氣沉沉,管理效率低下,老牌企業的弊病盡顯。為了扭轉公司頹勢,AT&T戰略轉型的重點放在了業務的全面重組,主要是通過收購兼并,力爭重塑一個全新的AT&T。
1998年1月,AT&T以113億美元購買了美國最大的本地接入服務商TCG公司,獲得25萬條企業級客戶的接入線路;
1998年6月,AT&T斥資48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有線傳輸企業TCI,使AT&T獲得了覆蓋美國三分之一國土的寬帶接入網和1100萬CATV家庭用戶,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具有提供多媒體業務能力的通信企業;
2000年6月,AT&T斥資33億美元,收購VodafoneAirTouch、GTE與PrimeCoPCS的移動通信系統,這使AT&T在舊金山、圣地亞哥及休斯敦三個主要市場增加130萬名客戶。
類似的兼并收購還有很多,回顧這段歷史,可以看到,AT&T其實是相當具有戰略前瞻性的企業,它的很多做法,后來都成為全球主流電信運營商戰略轉型的標準路徑。
但是,戰略轉型,僅有戰略本身是沒有用的。尤其對于大量的收購兼并的轉型企業,考量的不僅僅是財務能力,更考量的是整合能力,也就是能不能通過有效整合實現1+1>2的能力。
AT&T的歷次收購,每一次獲得的都是前景看好的資產,都是非常有希望的企業,都可以使AT&T成為某一業務領域的巨頭。
但是,AT&T的致命傷在于,一個公司被它收購后,它總是試圖用自己的僵硬落后文化,去代替被收購企業的創新活力文化,兩種不同的公司文化難以融合,甚至彼此沖突,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折騰會使企業元氣大傷,根本無法達到1+1>2的戰略意圖。
AT&T 收購的McCaw蜂窩電話公司是一家發展迅速的初創公司,具有初創公司那種活躍而進取的文化。McCaw員工對此非常自豪,他們一開始就反對使用 AT&T無線公司的名稱,因為他們認為AT&T是一家等級森嚴的公司。但AT&T還是將公司名稱改為AT&T無線,這里已經開始潛藏了沖突的影子。
收購剛完成后,AT&T保留了當時McCaw公司的CEO吉姆·巴克斯代爾繼續任職。但不到不到兩年時間,AT&T無線換由約翰·澤格利斯出任公司CEO。矛盾由此出現,公司開始走向下滑。
澤格利斯畢業于哈佛法學院,此前一直任AT&T公司法律總顧問,在AT&T公司總部之外幾乎無任何商業經驗。更重要的是,澤格利斯毫無興趣把精力投入他所領導的這家公司。
上任后,澤格利斯和其他主要經理人員根本就沒有搬離AT&T總部新澤西,而是在那里遙控指揮AT&T無線公司,這對員工士氣是一個極大的打擊。
與此同時,并購后的企業政治開始出現,澤格利斯任人唯親,他疏遠甚至排擠懂行的原McCaw員工,還建立了多層官僚層級。在原McCaw公司,管理者的決定要經過激烈討論,員工們敢于否定高級經理的想法。相反,澤格利斯從不鼓勵討論。逐漸地,原來McCaw那種寬松進取的開放式文化被官僚主義所取代,員工間的溝通變得非常困難。
公司的開支更多地被用來支付經理的薪水、后勤人員的費用,用于在紐約和新澤西州的辦公樓和購買公司商務機。與此相反的是,用于維護和網絡質量、改善客戶服務的資金卻不斷減少。澤格利斯上任后,經理們開始大量離開。僅一年半時間,原McCaw的全部6名地區總裁都走了,到了AT&T無線公司的對手那里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公司業績不斷下滑。
2004 年2月,AT&T無線被Cingular公司以410億美元兼并。AT&T無線的徹底消失,也給AT&T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和打擊。其后不久,AT&T年被西南貝爾收購。作為一家鼻祖級的電信企業,AT&T的命運引起全球電信業的巨大震動。
正如馬克吐溫所說,“歷史不會重復自己,但會
重復自己的規律”。不能夠兼容異質文化,不能
夠包容創新,曾經、正在、還將絆倒很多巨人。那些被絆倒的巨人,每個都認為自己會是個例外,但最終發現,自己只不過是絆倒在同一塊石頭上的一個新案例。
失敗并不必然是成功之母,而成功往往是失敗之母。
你是否也在其中?
長期專注于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、傳統企業戰略轉型及變革領導力研究與實踐
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賬號:shentuo-2011
關注作者新浪微博:@沈拓2011
回復關鍵字“cx”,可查詢全部過往文章
“傳統企業面向移動互聯網轉型”系列研究文章,已發布的包括:
(1):軌道切換
(2):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,是怎樣一群人
(3):資源占優的傳統企業,為什么敗給互聯網公司?
(4):受移動互聯網沖擊步入下滑通道,企業如何轉型扭轉頹勢?
(5):傳統企業轉型O2O,需要重新發現你的客戶
(6):傳統企業轉型必須掌握的戰略資源
(7):站在門口的野蠻人:移動互聯網為什么會搶走你的生意
(8):移動互聯網如何改造傳統的生意
(9):傳統企業面臨移動互聯網沖擊為何如此被動?
(10):重塑:傳統企業如何應對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浪潮
(11):彈性網絡
(12):把用戶變成粉絲:互聯網思維下的體驗戰略
(13):轉型領導者的戰略抉擇
本文來自于微信號:shentuo-2011
- 上一篇:房企蜂擁旅游地產:搶錢or燒錢? 下一篇:咨詢業的未來:回歸基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