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案例
- 當前位置:主頁 > 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案例 >
-
某日臺合資金屬網制造公司薪酬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咨詢項目
- 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24-05-31 10:23
-
- 項目需求理解
公司地處浙江蘇州市昆山,昆山是江蘇省轄市,經濟起步較晚,但由于政府大力扶持,交通發達,又有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獨特條件,經濟迅速崛起,目前已經是全國經濟百強縣市之首。昆山是大陸臺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,目前有三千家臺商在此設廠,政府對外資企業有行政費用見面、科研經費扶持等經濟措施,外資企業在昆山蓬勃發展。
以上是背景,GX金屬網(昆山)公司SP公司20年前有臺商在昆山開發區選址建廠,引入當時金屬網質量行業龍頭的日資企業,由臺方引入資金及市場運營經驗,同時引入日方的質量管理與技術工藝,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當期,企業迅速打開局面。目前,公司團隊還是以傳統市場營銷為主要力量,生產團隊在逐步加強。
- 公司經營現狀
公司主要為客戶解決傳送問題,主要有兩種客戶類型,冷處理和熱處理。熱處理例如汽車配件制造商,需要在傳送帶上進行高溫達1000度的加工工序,需要傳送帶耐高溫,保質期長,因為汽車配件這類的客戶面臨交付期和質量,可能會面臨客訴、高額賠償的風險,所以客戶本身要求也高。冷處理客戶主要是冷凍食品加工廠,比如速凍水餃的傳送帶。疫情過后,隨著預制菜行業的發展,明顯的感受到冷處理的客戶增量是可觀的。而熱處理這塊,由于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,汽車銷量就受影響帶來的連鎖反應,汽車配件廠面臨賠本生產、資金鏈風險,他們也在大幅壓縮生產投入,所以熱處理產線面臨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轉型。
日資企品在質量管理上要求高,嚴格管理規范,國內日資企業很多在管理或生產投入上是不計成本的,要求高品質。所以在產品價格和市場競爭上公司面臨挑戰,對市場團隊的人員激勵就提出很高的要求。
目前公司管理基礎相對薄弱,人員梯隊沒有形成,中層管理人員特別是業務中層缺失,制約公司發展。公司在管理上已經初步有嘗試,根據員工能力水平的不同實現了部分薪酬差異、骨干員工工資不定期有調整,部分崗位績效已經在初步嘗試,但是績效的結果應用、薪酬體系的構建還有缺失。
公司業務在這個階段想再上一個臺階,管理上需加大變革力度,要強調管理效率,在業務團隊和生產團隊上尤其需要提高管理手段,形成團隊合力。
- 公司人力資源形勢
建立有效的薪酬晉級、崗位晉升機制,實現骨干員工的識別與長期激勵,逐步打造人員梯隊建設,建立績效考核體系,是當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。
- 解決方案
- 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,員工收入與團隊業績以及個人業績掛鉤,提高員工積極性,實現能者多勞、多勞多得;
- 根據公司的業務特點,建立銷售序列、生產序列、職能序列職位晉升通道,通過績效考核識別骨干員工,實現人員梯隊建設;
- 建立有效的崗位晉升體系,通過績效考核實現人員識別,逐步建立健康的人才梯隊。目前公司崗位已經形成初步的職能劃分,下一步要形成核心團隊,建立核心崗位晉升機制。
- 落實績效管理的戰略導向作用,通過目標分解,加強過程輔導,促進公司發展目標真正落地。落實團隊考核、個人考核相結合的績效考核機制,增加中層管理的評價權重,培養中層管理意識及能力,實現管理責權利匹配;生產強調團隊業績,對中層管理者施行毛利分紅,基層生產崗位個人業績與團隊業績結合;業務崗位規范提成機制,管理崗位參與毛利分紅;
- 通過績效考核逐步建立中層管理意識及能力,建立培養人留住人機制,增加員工歸屬感,打造團隊意識。
- 經驗分享
對銷售人員來說,主要考銷售額和利潤率指標。這么一聽確實沒毛病,但是仔細分析,毛病就出來了。生產成本主要是材料費,工費和管理費。管理費按固定比率核,工費含人工費和折舊。這么一看也沒問題,但是他們產品售價沿用生產計劃經濟,售價為生產成本加利潤,毛病就出來了。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,沒有競爭力的售價,另一方面又考核業務人員高利潤率。這樣的機制就把業務員給難住了。賣高了吧市場沒競爭力,賣低了吧拿不到獎金。反正高低也拿不到獎金,那就躺平吧。就這樣執行了五六年,工資沒少發,業績沒增長,高層拿不到錢,股東分不了紅。
我們的解決方案是——把業務員的考核指標利潤率,改成毛利潤。咋一看一樣啊,其實有本質的差別。市場面臨洗牌之前,都會遇到一波不良競爭。面對這個競爭,想要存活往往只能薄利多銷。15%的利潤率指標,1000萬的銷售額目標,如果改成150萬毛利潤,1000萬的銷售目標。那對于業務員來說,這單利潤低些,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啊,我完成一單銷售額目標達成一些,利潤目標就能達成一些。這單掙少了下一單多掙點,積少成多就能完成。如果還是利潤率目標,我越大的單子利潤越少,我越不好完成利潤率的目標。差距就是這樣一點點在路上體現出來了。
在生活中,還有很多事情的道理是一樣的。 GX金屬網(昆山)公司的管理高層是財務出身,很多財務出身的管理者往往容易陷入管理的困局。追求數據準確、看問題全面但失了重心。他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往往忽略管理本身的意義,管理的重心是激發各崗位人員勇往直前,而不是滿足數據的完美。一點感悟,希望各管理工作者共勉。
- 上一篇:山東OSF集團有限公司薪酬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咨詢項目 下一篇:RTZH薪酬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咨詢項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