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職場“中等收入陷阱”:你的薪水為什么不再增
- 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7-09-12 20:33
-
為什么你無法通過努力工作,變得更有錢?
只要你所解決的問題,層次跟以前一樣,你就無法通過努力工作變得更有錢。
一、怎樣跳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之一:解決人的問題
有人評論說:“關鍵還是你的能力,如果能力確實超群,其實可以獨立于小圈子之外的”,我回答:“認為聰明的頭腦就可取代人際溝通,現在沒問題,以后一定有問題。”
黃吉米寫文案是一把好手,可遇上與設計師溝通、向客戶匯報,就頻頻智商掉線。
很多業務高手都有一種心態,寧愿為一件目標明確的任務加班加點,也不愿意和人這種混亂無序的動物打交道。
以前,同事和上司覺得黃吉米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,不會好好說話,也就忍了。
到了他獨擋一面時候……出來混的,總要還吧?
很多有管理潛質的職場新人,業務能力看上去并沒有那么強,但是他們知道如何配合牛人完成復雜的問題,他們知道如何找到其他部門的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,他們會在自己的個性與別人的個性之間找到平衡點。
你還覺得這些人沒有能力,只是人緣好嗎?Sorry,你對能力的理解還停留在學生思維。
無論是創業還是成為職業經理人,本質上都是在解決人的問題,都是讓別人或資源為自己賺錢。首富的小目標是賺一個億,因為有上千人和上百塊地一起幫他賺錢啊。
當然,有人就是喜歡單槍匹馬,就是認為“他人即地獄”,那他就一定會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嗎?
也不一定,還有一些相對小眾一點的方向。
二、跳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之二:解決稀缺性的問題
稀缺性就是不可替代性。
一家公司里最無法替代的人,不是總經理,而是技術大牛。所以奧美有一個傳說中的文案,薪水比總經理還高。
黃吉米表示不服:“那些人的水平嘛,未必有傳說的那么高。”
圖樣圖森破!你以為公司是為他們的技術買單嗎?
在一些強調專業性的公司里,比如咨詢、金融、廣告等行業,技術大牛永遠是標桿性的人物,他們就是神一般的存在,是引導新人向上的永恒的動力。
而在一些創新性公司里,技術大牛解決的是行業前沿性問題,他們要找到公司未來的路。
他們解決的是公司戰略、公司文化、品牌層面的問題,這比管理問題的層次還要高,這才是技術大牛高薪的原因。
在成為技術大牛的道路上,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,而是需求太少,通常只有少數大公司才需要這種“高精尖”人才。
所以黃吉米的另一個方向是復合性人才,而且大部分人都值得試一試。
套用我們常用的句式,要做一個“A中最B的,B中最A”的人。
比如黃吉米可以把職場目標定為:文案中最懂設計的,設計中最懂文案的人;或者既能出方案又能賣稿的人。
復合型人才的高薪仍然與技術無關,它解決的仍然是管理問題。
溝通永遠需要成本,你自己和自己溝通,那是在為公司節省人員管理成本。你一個人解決兩個人的問題,公司就可以給你開兩倍的薪水。
三、跳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之三:解決需求的問題
需求就是需要你的人,過去是公司,現在是指圈子。
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寫到:過去我們定義一個人,喜歡用“公司+職位”的方法,比如“騰訊XX總監”。今天,公司頭銜已經不值錢了,一個人的價值,主要體現在他的圈子,以及他在圈子中的作用。
就是說,如果你不能提高你解決問題的層次,你還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——到公司以外的圈子里去。
廣闊天地,大有作為。到微博微信上去,到朋友圈各種群里去,到知乎在行上去,到人民群眾最需要你的地方去,把你的知識變現。
有一個笑話:大公司最不喜歡什么樣的員工?有人抖機靈:我。然后貼出了自己履歷:愛立信、諾基亞、HTC,還是匿了吧,下周要到小米上班了……
看懂這個段子了吧,今天的大公司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容易倒閉。公司易倒,圈子永存,要知道,你比絕大部分企業更長壽。
從公司到圈子,解決的是什么層次的問題呢?資源分配不均——很多人眼里的大問題,只是你的日常工作。有些專業,很多公司不想設專崗,更喜歡請外腦。
所以說,中等收入階層,到有需求的圈子里去,接受粉絲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。
四、跳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之四:解決錢的問題
有一句名言:如果你想要錢,那么就直接去找錢。
什么,沒聽說過?我說的。
有產階級不是收入高,而是資產高。
一個奮斗了八、九年,有點積蓄,工作不忙,還沒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人,投資也許是一條更好的道路。
如果你的家庭資產除去房產后的凈值是年收入的5倍,你只要年收益率超過10%,你的收入就增加近50%,跳出了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
現在的投資標的已經非常豐富了,房產、股票、基金、債券、外匯、銀行理財、期貨、貴金屬、境外證券……只要風險組合得當,只要你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去研究,達到平均10%的年收益率,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。
重點是花時間去研究。
我在投資論壇里,看到很多牛人,他們用的辦法,普通人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到。
有一個人只投公募基金,就能做到平均10%的年收益率,他的方法是研究基金經理,幾百只基金的經理,他比家里的親戚都熟悉,他們過往的業績、他們的職業動向、有什么牛叉的新人……
別告訴我你也買基金了,你知道你的基金經理是誰?做了幾年?什么風格?重倉什么品種?
還有一個人的研究方向是房地產,他每天研究上海土地市場、軌道交通的延伸、政府區域規劃、土地拍賣價格、開發商品牌溢價能力等等公開信息。市場的價格往往滯后于這些信息,8年時間,他的家庭凈資產(除去房貸)增值5倍。
投資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呢?讓你八小時之外的時間也能產生財富。
投資是“時間的玫瑰”,如果他把這些時間花在低效的加班上,花在他不擅長的人際關系上,而不是去研究這些信息,那么,守著手上的一套房子,就算行情再好,8年頂多增值2-3倍。
所以,不要再用“不是專業人士”為你的懶惰找借口了,你能考上大學,就能理解利用這些信息,就能找到財富的機會。
投資是一項孤獨的事業,你的朋友就是一個個數字、一項項指標,好處是不用跟人打交道,每天研究各種信息,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,對一些內向型的人而言,反而充滿樂趣。
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之所以叫陷阱,因為你呆里面時間長了,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,以為這才是生活的常態,相信“平平淡淡才是真”這類30年后才該說的話。
五、走出陷阱,只要四句話:
第一,成為管理層或技術高手,需要專注于你的長處;
第二,成為行業紅人,需要專注于你的圈子;
第三,成為投資高手,需要專注于你的時間;
然后,成為自己職業發展的CEO。
讓你的收入配得上你的努力,從解決最有價值的問題開始。
來源:微信公眾號LinkedIn
- 上一篇:招聘季節,切記三種人一定不能招 下一篇:當老板的要求與你的價值觀相沖突 究竟該怎么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