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車間主任的管理絕招(導讀及點評),請轉發,
- 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7-08-22 10:17
-
導讀:
管理的核心是平衡人、平衡事;平衡人靠的是領導和激勵,領導是藝術,激勵是機制;平衡事靠的是規范和決策,規范要科學,決策要效率;因此管理是科學又是藝術;
﹝正文﹞
德魯克說過:管理是一門實踐的藝術。既然是實踐的藝術,真正的管理大師便只可能出現在實實在在的管理現場, “隱藏”在企業的某個角落里——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生產車間!他們可能只是一個主管或者班組長,沒有受過專業的管理培訓,但他們能夠在實踐摸爬滾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。 岳主任就是這樣一個有大智慧的“小人物”!
2年前,岳某從車間的工段長提升為主任,當時這個車間問題多多,三天兩頭出事故,產品質量合格率總是不達標。不到兩年時間,他把這個車間管理成為整個公司最優秀的車間!他是怎樣做到的呢?
什么是好領導?岳主任說:“我認為領導的責任,就是解決‘亂子’、訂立規矩、培養干部。”
“剛來這個車間的頭2個月,我就是跟工人們呆在一起解決技術問題,經常住在廠里,從來沒有正常下班過。2個月后,生產和技術方面的問題基本都解決了。我就開始訂立制度、流程和考核規定,大概又花了1個多月時間,車間完全實現正常運轉。再后來,我就是培養干部(工段長、班組長),放開手讓他們干!”
岳主任說,他現在基本上每天有半天時間沒事情干,空下來就充電學習——查閱行業信息、技術動態資料,自學企業管理課程。
“作為一個好的領導,出現意外事故的時候,你要到場,敢于承擔責任,擺平問題;如果連續出現同樣問題,就認真研究,訂立制度和規矩,這樣意外的事故就越來越少了;接下來把精力放在培養干部上,有更多的人幫你管理,領導也就越來越輕松了!所以,最好的領導往往工作最輕松,而最差的領導往往忙得要命。”
現在不光是岳主任實現了“工作解放”,下面的副主任和幾個工段長都已經學會了這種管理模式,“他們現在也很輕松,每天正常下班,從來不加班。”
﹝點評﹞“領導責任就是解決亂子,訂立規矩、培養干部”,講的好!做好這些方法要科學,方式要恰當,這些都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。
誰是好干部?
“我對干部有三個分類:一流干部是敬業想辦法——除了勤奮努力,工作上你得想辦法,發揮主觀能動性,按時保質完成目標。二流干部,能夠嚴格執行,但不會想辦法解決問題。三流干部只是找借口,一次完不成,我給你機會;兩次完不成,降薪降級,嚴厲警告;三次還完不成,調走或者下崗,我堅決不用!”岳主任說。
﹝點評﹞
“用人要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,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員工堅決不用。”這個是用人的基本原則,這充分說明了擔當的重要性!
怎樣確定一個干部是一流、還是二流呢?“分兩個部分:一是看業績,我們每個月都有績效考核,到年底算總賬;二是看群眾基礎,每年年底進行一次民主評議,車間所有員工對干部進行打分。第一部分是客觀事實,沒啥說的;但第二部分是主觀評價,我需要慎重對待。”岳主任解釋道。
“我原來在政府機關工作過,民主評議這東西還是有必要的,因為群眾基礎對一個干部開展工作至關重要。但評議結果只能作為參考,而不能成為絕對的評價依據。在我看來,如果一個干部評議得分全是優秀、在90分以上,說明他有老好人思想,不適合當管理者;如果評議結果太差、70分以下,說明綜合能力差、不得人心,自然當不下去;最好的人選是在中間、70-90分,這是我要重點提拔和培養的干部!”﹝點評﹞
評價方法堅持定量和定性結合的原則;尊重客觀事實,慎重考慮民主評議;這些理念和方法還是比較科學和切合實際的。
考核與評估的訣竅
“我堅決推行末位淘汰制,班組大比武,每月進行排名。具體做法是:每一個同等工段都安排3個班組,工段長每天給各個班組制定生產計劃,并在當天按照任務完成情況(包括工時、產量、安全生產、規章制度執行等)進行打分。每月綜合所有得分,將3個班組進行排名:第一名獎勵,第二名不獎勵也不處罰,第三名罰款。”
據岳主任介紹,這樣強制排名之后,三個班組爭先恐后、互相比拼,使得每個工段在技術進步和生產高效方面都不斷取得進步。
“我們所有干部實行強制的末位淘汰制,比如一個班組長,如果年底統計共計6次以上排名倒數第一,對不起,你必須下崗!新的班組長,由班組成員推選產生,也鼓勵毛遂自薦;原先的班組長自動降為普通員工,但仍可按照程序重新申請成為班組長——這樣能上能下,靠能力和業績吃飯,讓絕大多數員工感受到了公平!”﹝點評﹞
在使用末位淘汰制的方式方法上也是比較恰當的,只是對最末位進行經濟罰款,并不是非常極端的淘汰出局。其實末位淘汰制的順利實施有其前提條件,要考慮各自的企業文化以及業務特點,如果照搬硬套,往往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;其次末位淘汰法實施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,達到即督促了員工,同時不會帶來太多負面影響。
原文來自:銷售與管理 - 上一篇:團隊建設關鍵5大要點,溝通+信任+慎重+換位+快樂 下一篇:生活智慧:一定要告訴孩子的一件事 (20140906)